早上刷到一条热搜:#28岁女生每天一杯奶茶查出糖尿病#。点开评论区双融优配,清一色的“吓得我猛吸一口奶茶”,配上哭丧脸表情。这种自嘲我太熟悉了,仿佛看到几个月前的自己。
那会儿我也沉迷奶茶,明知糖分超标,却总安慰自己:“就一杯,没事的。”直到读了《黄帝内经》里那句“饮食自倍,肠胃乃伤”,突然像被点醒了:我们喝下去的,又何止是奶茶?分明是披着糖衣的“慢性毒药”。
但今天不想吓唬谁。养生最怕走极端,要么暴饮暴食,要么草木皆兵。
有个95后读者昨天私信我,说她戒奶茶三天就崩溃了,工作时心神不宁,差点和同事吵架。问我是不是很失败。
我回她:《道德经》里讲“道法自然”,养生不是自虐。突然断糖身体不适应,可以慢慢减糖,一周两杯变一杯,全糖变三分糖。循序渐进,身体才不会反抗。
这话也是说给自己听的。曾几何时,我也陷入“养生焦虑”——吃个饭要查GI值,睡觉得卡着REM周期,活得像个精密仪器。结果呢?那段时间脸色最差,整天愁眉苦脸。
展开剩余50%《中医基础理论》教材里说得明明白白:“七情内伤,首伤心神。”比起喝奶茶,那种战战兢兢的焦虑心态,可能更伤身体。
看到一条热评说得妙:“我妈喝一辈子粥也没糖尿病,我喝半年奶茶就超标?后来想通了,她天天散步8千步,我吧日均100步;她10点睡6点起双融优配,我2点睡8点起。锅不能全让奶茶背。”
深以为然。养生要看全局,不能只看单一因素。
现在我也不完全戒奶茶,偶尔喝一杯,但会要求三分糖、加份膳食纤维高的燕麦。更重要的是,喝完肯定去散步半小时,不让糖分在体内久留。
有网友说得好:养生是平衡,不是禁止。偶尔“破戒”没关系,只要整体健康作息跟上,身体自有调节能力。
最近学到个新词:“可持续养生”。就是说,找到你能坚持一辈子的健康习惯,而不是追求短期极致效果。就像《中医养生学》里强调的“中和为用”,太过和不及都不好。
所以,如果你戒不掉奶茶,不必焦虑。今天少坐两站路走路回家,晚上早睡半小时,情绪放松些——这些积累起来,比单纯戒一杯奶茶重要得多。
养生不是做给谁看的,最终目的是让自己舒服自在。适当的节制加上内心的舒畅,或许才是最好的养生状态。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“戒不掉”但又想改变的习惯?欢迎分享你的应对方法~双融优配
发布于:广东省盛鹏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